在一個學長的推薦下,我進了戲院看了這部片子。

 

以下是寫給看過的人:

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故事的線頭過於龐雜。導演似乎希望藉由一場喪禮,把台灣的社會百態儘可能說完(從民間喪葬習俗看台灣社會的個案研究?)。這個企圖心造成了什麼都碰觸一些,卻都不夠深刻的困境。例如,台灣喪葬習俗中的佛道混雜、地方政治人物在喪禮中的角色、台灣的流動市集文化、台灣人因為工作而產生的流動(北上、跨國)等等。

 

畢竟這是一部有時間限制的電影,而不是如同「絕望主婦」一般的影集。如果整部電影的軸線能聚焦在父女、父子之間,或許會更好。理論上,女兒是這部片子的主角,女兒與父親那種自然流露的情感,應該是最重要的故事主軸;副線應該是兒子與父親之間那種壓抑的情感。

 

其他一些零碎的片段:

舉例而言,折紙蓮花的確是家屬親人八卦或交換訊息的時刻,但是帶出師公與舊情人的小故事便顯得多餘,而且這個小故事還是個無尾的故事。

 

等到父親死後,才發現父親生前有交往的女友。這是真實社會可能發生的場景,親如父女也可能有彼此不知道的祕密,可惜在電影中也是淺嚐即止。

 

片中的師公自詡也是詩人,他對於台語詩的掌握要明顯優於國語詩的創作:「我幹天幹地幹社會,你又不是我老爸,哪會管我這麼多?」(用台語唸,押韻)

 

此外,片中的表弟角色似乎顯得有些多餘?

 

這部電影應該可以再深刻一些,例如聚焦於生者如何面對至親的死亡。親人死亡時,生者的情緒是敏感但不穩定的,往往一個小場景就會讓生者陷入回憶或痛哭的不能自己。電影有試圖帶出這種生者的情緒,但不夠明確。例如女兒騎車載著爸爸/遺照。

 

全片有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例如女兒說,不知何時該哭、何時不該哭。這的確是台灣人在面對死亡時,需要深刻想想的地方。以我自己為例,我的阿嬤剛去世時,我跑到醫院要送阿嬤回家,家人告訴我,照習俗不能哭出聲音,不能留下眼淚。因為怕往生者捨不得走。這是什麼變態的想法?哀傷的時候,就應該放聲大哭,就算往生者聽到,也會知道這是家人對她的愛與不捨。結果想哭的時候被壓抑,反而是因為儀式進行需要哭聲配合,這個哭聲就變得是虛應故事了。

 

無論如何,還是鼓勵大家買票進戲院看看這部片子。總是要多拍多看,有朝一日才能拍出雋永的經典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T 的頭像
    YT

    四十不惑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