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無意間轉到discovery的旅遊生活頻道。看到有個節目是關於服裝設計的競賽,中文譯名為決戰時裝伸展台。這個節目主軸是服裝設計師的競賽,參加者共十二名。初賽採單淘汰制,每次淘汰一名,剩下最後三名方能晉級決賽。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剛好去誠品逛逛,無意間發現朋友出了一本書《海風泱泱--從忠義計畫到拉法葉艦的故事》。這本書是從六十八年中美斷交起,到八十七年底成功級張騫號服役為止的海軍建軍史。在這二十年間,中華民國海軍投入超過兩千億新台幣,推動了「忠義計畫」、「光華一號」、「光華二號」三項主要的造、購艦計畫,後兩者構成了海軍目前的主戰兵力。朋友以文字記者的身分訪問當年親身參與計畫的部分當事人,配合書籍、期刊和剪報資料的佐證,勾勒出這二十年的造艦建軍史。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嗯,Frank的文章十分發人深省。我想了想,社會學裡頭有這個東西,不知合不合用?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嗯,既然Frank問了,那就開講一下。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你有沒有看過用路邊隨手可拾的石頭熬煮成一鍋料好實在的美味好湯?這是一個來自法國的古老故事,石頭湯。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昨天是林依晨與鄭元暢主演的「惡作劇之吻」最後一集,雖然有點拖戲,我還是捧場把它看完。看完之後,隨手轉到電影台,看到林青霞與秦漢主演的「彩霞滿天」,這片子由於在新竹清大的學生宿舍與成功湖取景,所以我接著看了一會兒。接連看「惡作劇之吻」與「彩霞滿天」,雖然一是偶像劇一是文藝片,二者拍攝的外在情境與呈現手法截然不同,但都是圍繞著愛情這個亙古不變的元素轉啊轉。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從去年連戰、宋楚瑜相繼訪問中國之後,「大貓熊來台」便成為兩岸關係的近程議題。其實早在八十年代末期,國內就有部分人士籌畫引進大貓熊,只是兩岸局勢近年變化急遽,使得這個議題實現的可能性益發提高。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觀諸目前國內的政治發展趨勢,似乎有過度美化蔣經國前總統之嫌。國親兩黨評價蔣經國主政時期,基本上認為清廉無私勤政愛民。泛藍陣營不僅把蔣經國詮釋為台灣民主的催生者,也把促進族群融合的桂冠獻給蔣經國。我個人認為,這個造神現象實在是過於荒謬:當台灣人民無法接受蔣介石成為救世主的同時,另一個蔣家統治者卻正逐漸成為團結台灣的象徵?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全程看完了宋楚瑜的演講,一如預期,新竹清大的存在成為政治人物訴求兩岸情感連帶的最佳例證。看到就學時的熟悉符號(紫色、校訓、水清木華),讓我回想起新竹清大那個二校門,它並非依原尺寸複製,而是一座縮小版的二校門。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六事件發生迄今已經是第五十五個年頭,恰巧又看到中正廟出現學生靜坐的畫面。看到這些被呵護倍至的學生,我卻遙想到五十五年前的四六事件。這些學生雖然意欲複製與消費「野百合」這個符碼,大概還不知道台灣學運史上曾經發生過四六事件。

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